close

沉寂了好些日子,因為看診的繁忙,還有自我加強學習自我醫術不足之處外,能花些時間來從事案例和讀書心得的分享的時間,實在很有限,所以好久沒有文章來發表了,原因來自於此。


在沉寂的這段時間內,除了讀取今人的脈學創見領悟如藥王脈學,以加強並增加自己脈學不足之處,其它的就是觀看古人的脈學著作,在觀看完這些著作之後,發覺這些還是有所疑問,還是有未完備了,針對這部份,我自己去思考去發覺答案,讓這些缺失能得補救而脈學能更完備,希望對從事或有興趣於中醫的人,能有一些不一樣的思路。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,又為免讓人有評人以高己之想,在此我特此聲明,我只是一介臨症三四年之中醫,醫術粗淺,然自覺可以稱道者,是喜讀書而已。至於對於古書古人,我是懷抱的感恩的心,因為他們的著述,讓我穫益良多,但也有自己不認可之處,故提出我提出的見解,對於這些見解,古人也無從與我辯論,但他們的書,是我見解之根,飲水要思源,我與古人同此心,為後學而想,提出自己的疑惑,用自己的見解來闡述,或許也是有不及之處,後世他人想必亦有發現吾不足或舛誤之處,能補正,我亦是樂觀其成。至於今人今論,我亦是感恩,非他則無我,他為吾師,我為其門生,對師只存師道,然師亦非聖人,人亦非十全十美,對於不足之處,提出自己的看法,而師之所教非全盤接受,擇其善者而從之,擇其不善而助之,這就是報答師門之道,所謂大教者終身以顯師門,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也。


如果論中不善之處,亦祈師友前輩以教之,則不勝感激。


首先,我們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,就可以把所有的脈來概括,您很快就可以辦的到,再來,用陰陽來統整,就可以看出二個相對的脈,以及針對各脈所代表的意義來作些闡述,最後把難經帶入,了解難經的言外之意,再把傷寒雜病帶入,並引入傷寒金匱的藥物。因為要很快能上手,所以會快速的完成。至於其中還有疑問之處,希望師友們提供寶貴的意見。


另外,我在每一單元未完之前,是不回應問題,每問題在單元完後回應,若是寶貴的意見,我會立即補上。


*立指之處*


立指之處不明,寸關尺之脈,又豈可明,前人以高骨之處為關處,但未言其長如何,難經言脈有尺寸,但未言關,寸為陽故陽得寸內九分,尺為陰,陰得尺內一寸,那關呢?有人就這樣說了,寸分一些再加尺分一些就是就是關,這部份在黃維三的難經發揮可以看到這種說法。但我覺的模糊,還有一種是以腕內橫紋為下指處,寸脈指處貼齊橫紋,依各人高短年紀大小來疏密其指,這亦是模糊。故臨症以考之,忽然有所發現,其實從腕至肘是一尺二寸,一寸為關位,關者所以分隔陰陽內外也。故寸位是一寸,關位是一寸,尺位是一寸。合於天地人三才。再以指摸之,寸位是微陷的,您可以感覺腕骨和高骨之間有陷,這部就是寸。而關就是整個平台是高於寸尺的,關是關口,取關之名在於此,關口之處本就是高台,從平台而陷下,就是尺,尺陷比寸還深,因為為陰故也。不論是人之高矮年齡之大小,以此來取,不失分毫,何必以疏密其指,如何疏密而模糊不定呢?


*總脈*


在此我把脈分陽陰,陽者為上為外為出,陰者為下為內為入。脈有陰陽,有相對,無相對者不能成脈,而陰陽平和者,其不偏不倚是為平人之脈,故仲聖傷寒中有平脈辨證,意即在此,凡治病以脈而言,至其平而止。舉例而言,如浮沉,治其至中則平也。若陰陽之中有括號者為其平也。


脈是一條管子,這條管子有位於三度空間,內又有血液。故其可演出相對的脈。


*脈的三度空間*


1.浮(中)沉:在三度空間的Z軸上來分。


2.寸(關)尺:在三度空間的Y軸上來分。


3.內(?)外:在三度空間的X軸上來分。向內遇筋為內,向外遇骨為外。


*脈的形質*


1.長(?)短


2.大(?)小:脈的左右寬度稱為脈道,脈道的大小取決於關部,內到筋的邊,外到骨的邊,這寬度為脈道。大於三分之一脈道的為大,小於三分之一脈道的為小。屬於小但如絲般細的,為細脈。


3.濡(?)緊:濡=軟,緊=硬。感覺較硬而脈形如管的為弦脈,弦脈為春脈,代表的是陽不勝陰,也就陽欲出而外為陰所阻。


4.虛(?)實:虛=脈內空虛的。實=脈內飽滿的。


*脈的跳動力道大小、快慢、來去*


1.洪(?)微:


2.數(?)遲:


3.來(?)去:


PS:我覺得要打這文章需花費許多時間,如果您想了解,我們可以交流,用講的比較快。也歡迎您參加我們每個月第二、第四的星期日早上九點半到十二點的讀書會,地點在岡山農工,可以一同學習交流。


在此非常感謝岡山農工提供場所,感恩。


*敬啟:本讀書會專為中醫學習之用,不做診病及諮詢服務。*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